9月17日,黃埔區在狀元谷園區設立的跨境貿易建設監管中心試運行,國檢、海關、電商企業、物流企業在狀元谷園區內可以實現“現場通關”。
打造貿易通關的“高速公路”
據了解,這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與黃埔檢驗檢疫局、黃埔海關進一步增強合作,促進電子商務商業發展的一項有力舉措。
跨境貿易建設監管中心依照關檢共同監管的理念,跨境貨物通過狀元谷進出全程信息化管理,并提供卸貨、查驗、包裝、送貨等全程“一站式”服務,即當貨物從碼頭進入狀元谷后,通過X光機掃描圖像共享給海關和檢驗檢疫進行圖像分析和研判。監管中心設有兩條監管分揀線,每條線體每天最多能處理包裏21600個(即票)。監管分揀線體能充分體現,通過整合關檢布控信息和一機雙屏的手段,實現一次申報、一套機器(一個線體、一個X光機、一個閘口)、一次過機、信息共享。為實現“三個一”和“三互”提供有力支撐,形成高效順暢的共同監管模式。
當前跨境電商發展競爭十分激烈,國內眾多跨境電商巨頭正在上海、寧波、杭州、廣州等各大城市“試水”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監管中心的定位將凸顯跨境電商公共配套及政務服務的功能,旨在創造優越的跨境電商投資環境,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構建跨境貿易通關的“高速公路”。
狀元谷是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核心園區,位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中心,是廣東省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園區占地面積近500畝,現已建成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入駐了亞馬遜、京東、蘇寧、酒仙網、靈感攝影和廣東省電子商務商會等二十多家龍頭電商企業和電商服務機構,產業聚集初顯規模。監管中心的設立,將進一步促進狀元谷內外貿結合,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效應。監管中心的設立同時開創了其它城市只有在特殊監管區域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先河。預計監管中心試行初期每天處理業務量2-3萬票,營運正常期每天能做到10萬票以上,每年新增進出口貿易額10億元。
電商產業規模全市第一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積極謀劃戰略性轉型升級,率先發展電子商務。目前已被國家商務部評定為全國首批、全市唯一的“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014年,全區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00億元,位居全市前列;全區電子商務發展載體約2400畝,建筑面積約180萬平方米,電商產業發展規模全市最大;全國B2C交易額前20位的龍頭企業中,就有9家(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騰訊、蘇寧、國美、1號店、聚美優品、酒仙網)扎堆在黃埔,全國龍頭電商企業聚集度全市排名第一;其中單一電商平臺(京東商城廣州公司)2014年銷售額234億元,連續兩年成為廣州市零售業銷售冠軍。
據統計,該區聚集了120多家品牌電商企業和電商服務機構,建立了政府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擁有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家,省市電子商務示范企業5家,省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1家,市跨境電商試點企業7家,省市電商行業社會團體2家,形成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集聚,綜合電商、垂直電商、金融電商、跨境電商和傳統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等多業態匯聚的產業發展特色。
依托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千年古港等區位優勢,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成為全市三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區之一。去年4月,美悅優選在全市率先開設了廣州市首家跨境電商展示體驗店。去年底,該區與黃埔海關、黃埔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作共建,啟動跨境電商進口試點業務“第一票”,并由區財政投入在狀元谷建設“跨境貿易電商監管中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方面表示,希望以“互聯網+”思維營造適于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帶動全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進程。